
所謂的"多點透視法"換一個說法,就是"多重視點",
其實,"透視法"是西洋繪畫中一種特別的視覺的說明方式,
在其他文明的繪畫中,我們看不到所謂的"透視法"的視覺的說明方式,
ex:中國繪畫,埃及古壁畫,
而在西洋繪畫中,更特別的就是"一點透視法"--所有的東西都消失於一點,
其實這是一種視覺的虛擬(其實嚴格說來,所有畫面上使用之方法,都是一種虛擬之手段)
乃是為了解決三度空間到二度平面空間時所遭遇到的空間轉換的問題,
而此視覺的虛擬,在經過了幾百年之後,幾乎都成了畫面上的真實(也就是許多觀看畫面者,以為這便是畫面上空間說明的真實),
其實,我認為,多點透視法,倒更接近人自然之視點,ex:中國繪畫,
當然,中國古代之畫家,從來不想去詮釋"視點"、"透視法"這一類系統性或組織性的東西,
但是,從西洋繪畫之理論看來,中國繪畫中所採用之視點,的的確確就是"多點透視法",
中國古畫家所採用之視點,在近六七十年來,啟發並影響了西洋畫家,ex:杜比菲,
"多點透視法"更接近人自然之視點
我的作品所採用的就是"多點透視法",
也就是用高高低低不同的視點來觀看,再加上"心理的視點",
將所有的視點的觀看物,加以撕裂再整合,最後呈現於畫面上,
所以,我的"多點透視法"不同於中國傳統的"多點透視法,
也不完全相同於近代西洋繪畫中的"多點透視法",
而是一種再加工過的"多點透視法"。
本來,畫面上所有採取的手段就是一種虛擬的方式,
所以,我認為,與其說自己所用的是一種較接近於真實的方法,
倒不如接受並承認自己用的是一種虛擬的手段,還比較坦誠,
一個創作者的真實,是在於畫面上的最後呈現,
真實於自己所創造出來的世界,
那是唯一真實之可能。